看见人要掉进陷井里,不伸手救他,反而推他下去,又扔下石头。比喻乘人有危难时加以陷害。出自唐・韩愈《柳子厚墓志铭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分句,含贬义。看见人要
详细解释
mó ér bù lín , niè ér bù zī
磨了以后不变薄,染了以后不变黑。比喻意志坚定的人不会受环境的影响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阳货》。一般作分句,比喻意志坚定的人不受环境
详细解释
tiān wú èr rì , mín wú èr zhǔ
天上没有两个太阳,一国不能同时有两个国王。出自《元史・太祖本纪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政治等。日:太阳。天上没有两个太阳,一国不
详细解释
yī rén chuán xū , shí rén chuán shí
本来没有的事,传的人多了,就信以为真。出自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・契讷禅师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分句,用于口语或否定句。虚:不确实
详细解释
shēng yú yōu huàn ér sǐ yú ān lè
忧患使人勤奋,因而得生;安乐使人怠惰,因而萎靡致死。出自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告子下》。一般作定语、宾语,用于书面语。忧患:患难。忧患
详细解释
hóng fēi míng míng , yì rén hé mù
大雁飞向远空,猎人没法得到。比喻隐者远走高飞,全身避害。或比喻隐者的高远踪迹。出自元・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・论秦蜀》。一般作宾语
详细解释
qiǎo fù zuò bù dé wú miàn bó tuō
如果没有米面,最灵巧的媳妇也做不出饭食来。比喻缺乏必要的条件,事情不可能做到。出自宋・陈亮《又壬寅夏书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口
详细解释
mù xiù yú lín , fēng bì cuī zhī
林中最高的树必定先遭到大风的摧毁。比喻最出色的事物容易招致非议。出自三国・魏・李康《运命论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,用于书面语
详细解释
gé qiáng xū yǒu ěr , chuāng wài qǐ wú rén
指秘密的言谈也可能泄漏。出自元・孟德耀《举案齐眉》第二折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,用于劝诫人。须:应当。指秘
详细解释
mǔ dān suī hǎo , yě dé lǜ yè fú chí
比喻人不管有多大能耐,总得有人帮助。出自清・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95回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,用于劝诫人。比
详细解释
shùn tiān zhě yì , nì tiān zhě láo
顺从天理的能够得到安逸,违背天理的就会遭受劳苦。出自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37回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,用于劝诫人。顺:顺从
详细解释
gōng jìng bù rú cóng mìng
客套话。多用在对方对自己客气,虽不敢当,但不好违命。出自宋・赞宁《笋谱・杂说》。一般作分句,作客套话。客套话。多用在对方对自己客气,虽不敢当,但不好
详细解释
cǐ ér kě rěn , shú bù kě rěn
这个如能容忍,还有什么不能容忍呢!。出自《晋书・解系传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分句,用于感叹。这个如能容忍,还有什么不能容忍呢!。 复制出处
详细解释
qiān yáng zhī pí , bù rú yī hú zhī yè
比喻众愚不如一贤。出自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赵世家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,用于书面语。比喻众愚不如一贤。 复制出
详细解释
dé rén zhě chāng , shī rén zhě wáng
得人心的就能兴隆,失去人心的就要灭亡。出自唐・李观《项籍故里碑铭序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,用于劝诫统治者。人:指人心。得
详细解释
shì shàng wú nán shì , zhǐ pà yǒu xīn rén
指只要肯下决心去做,任何困难都能克服。出自明・酉阳野史《续三国演义》第38回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,用于
详细解释
人民以粮食为自己生活所系。指民食的重要。出自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郦食其传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粮食的重要性。天:比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东西。人民以粮食为自己生
详细解释
yīng xióng wú mì sūn zhòng móu chù
无处寻找出英雄孙仲谋那样的人了。出自宋・辛弃疾《永遇乐・京口北固亭怀古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,用于感慨等。觅:寻找;孙仲谋:孙权
详细解释
指说话谨慎,办事敏捷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里仁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,用于处事。讷:语言迟钝;敏:敏捷。指说话谨慎,办事敏捷。 复制出处:春秋
详细解释
qǔ qí jīng huá , qù qí zāo bó
把有用的东西留下,把无用的东西丢掉。出自马南邨《不要秘诀的秘诀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。糟粕:酒糟,比喻无用的东西。把有
详细解释
nán dà xū hūn , nǚ dà bì jià
指男女长大成年当须婚嫁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五回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,用于口语。指男女长大成年当须婚嫁。 复制出处:明・施
详细解释
rén wú yuǎn lǜ , bì yǒu jìn yōu
人没有长远的考虑,一定会出现眼前的忧患。表示看事做事应该有远大的眼光,周密的考虑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卫灵公》。一般作分句
详细解释
qìng fù bù sǐ , lǔ nàn wèi yǐ
不杀掉庆父,鲁国的灾难不会停止。比喻不清除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,就得不到安宁。出自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闵公元年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分句,
详细解释
jiāng shān hǎo gǎi , bǐng xìng nán yí
旧时俗语。强调人要改变习性是非常困难的。出自明・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・徐老仆义愤成家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分句,形容本性很
详细解释
比喻事故或灾害刚一发生就立刻防止。出自西汉・刘安《淮南子・人间训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劝诫人。比喻事故或灾害刚一发生就立刻防止。 复制出处:西汉・刘安《淮南子
详细解释
突然响起雷声,使人来不及掩耳。比喻事情或动作来得突然,使人来不及防备。出自《六韬・军势》。一般作定语、分句,比喻事情来得突然,使人来不及防备。突然响起雷声,使
详细解释
píng shēng mò zuò kuī xīn shì , bàn yè qiāo mén bù chī jīng
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,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。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
详细解释
qiān lǐ zhī xíng , shǐ yú zú xià
走一千里路,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的。比喻事情是从头做起,逐步进行的。出自先秦・李耳《老子》第64章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褒义。走
详细解释
chǐ qí huá gǔn , shì rén běn xiàng
剥开华美的外衣,在人前显示本来面目。比喻揭穿别人的伪装。出自鲁迅《书信集・至曹聚仁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褫:剥夺;
详细解释
jī bù kě shī , shí bù zài lái
指时机难得,必需抓紧,不可错过。出自《旧五代史・晋书・安重荣传》。一般作分句。指时机难得,必需抓紧,不可错过。 复制出处:《旧五
详细解释
xiàng zhuāng wǔ jiàn , yì zài pèi gōng
项庄席间舞剑,企图刺杀刘邦。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。出自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项羽本纪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分句。项
详细解释
wò tà zhī cè , qǐ róng hān shuì
自己的床铺边,怎么能让别人呼呼睡大觉?比喻自己的势力范围或利益不容许别人侵占。出自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76回。一般作宾语、分句,
详细解释
nìng wéi jī kǒu , wù wéi niú hòu
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,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。比喻宁居小者之首,不为大者之后。出自清・名教中人《好逑传》第二回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、
详细解释
yī wù bù chéng , liǎng wù xiàn zài
指一件买卖不成功,但双方钱物仍在,没有损失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2回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,用于书面语。见:通“现”。
详细解释
fān shǒu wéi yún , fù shǒu wéi yǔ
形容人反复无常或惯于耍手段。出自清・蒋士铨《空谷香・店缢》。一般作分句,形容人变化无常。形容人反复无常或惯于耍手段。 复制出
详细解释
chū shēng niú dú bù pà hǔ
比喻年轻人勇敢胆大;无所畏惧;敢作敢为。也作“初生牛犊不惧虎”、“初生牛犊不畏虎”。出自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74回。一般作定语、补语、分句,
详细解释
chèng tuó suī xiǎo yā qiān jīn
秤砣看来一小块却能压住千斤之重。比喻外表虽不引人注目,实际很起作用。出自明・吴承恩《西游记》三十一回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口语。秤砣看来一小
详细解释
kào shān chī shān , kào shuǐ chī shuǐ
比喻自己所在的地方有什么条件,就依靠什么条件生活。出自明・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三卷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、分句,指充
详细解释
zé rén yǐ xiáng , dài jǐ yǐ lián
对他人要求苛刻,对自己要求宽松。出自唐・韩愈《原毁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。责:要求;详:完备,引申为苛求;廉:少。对他人
详细解释
jiǔ céng zhī tái , qǐ yú lěi tǔ
九层高台,是从一筐土开始堆积起来的。比喻欲成大事,须从基础做起。出自春秋・楚・李耳《老子》第64章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
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