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的成语

共 388 个成语

三国志的成语有【单复之术】【丁宁周至】【改操易节】【临时施宜】【布衣蔬食】【天震地骇】【贫不学俭】【户枢不朽】【后患无穷】【辞顺理正】【一夫之勇】【迷而知反】【临危不顾】【百里才】【东家丘】【回筹转策】【熊虎之士】【撼天震地】【甘言厚礼】【湖海之士】【面从后言】【黄旗紫盖】【息鼓偃旗】【恭默守静】【求田问舍】【搜章摘句】【肘腋之变】【满身是胆】【目语心计】【斗量车载】【假手于人】【上楼去梯】【深自砥砺】【临难不顾】【睚眦之恨】【尸鸠之仁】【甘冒虎口】【遭遇际会】【齐整如一】【鸟惊兽骇】等。
以下是这些成语的详细列表。

三国志相关成语

单复之术

dān fù zhī shù

指军事上的正规作战及出奇制胜的战术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志・周鲂传》。一般作宾语,用于战争。术:手段、策略。指军事上的正规作战及出奇制胜的战术。 复制出处:晋

详细解释

丁宁周至

dīng níng zhōu zhì

反复周详地再三嘱咐。形容办事周到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志・诸葛亮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。丁宁:再三嘱咐;周至:周到,细致。反复周详地再三嘱咐。

详细解释

改操易节

gǎi cāo yì jié

改变原来的操行和志向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志・黄盖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用于行为改变等。改、易:改变。改变原来的操行和志向。 复制出处:西晋・陈寿《

详细解释

临时施宜

lín shí shī yí

发生什么情况,就采取什么相应的措施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志・吕蒙传》:酒罢,蒙问肃曰:‘君受重任,与关羽为邻,将何计略,以备不虞?’肃造次应曰:‘临时施宜。’临时:到事情发生的时

详细解释

布衣蔬食

bù yī shū shí

穿布衣,吃粗粮。形容生活俭朴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毛玠传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定语、宾语,形容生活清苦。蔬食:蔬菜和谷类食物。穿布衣,吃粗粮。形容生活俭朴。

详细解释

天震地骇

tiān zhèn dì hài

震动了天地。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。有时形容事件、场面令人惊骇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文帝纪》裴松之注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形容声势极大。震:震动。震

详细解释

贫不学俭

pín bù xué jiǎn

谓穷人不必学俭而不得不俭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任城陈萧王彰传论》。裴松之注引三国・魏・鱼豢曰:“谚言‘贫不学俭,卑不学恭’,非人性分也,势使然耳。”一般

详细解释

户枢不朽

hù shū bù xiǔ

经常转动的门轴就不会朽坏。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易受侵蚀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普传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,用于比喻句。户枢:门的转轴;朽:腐烂,败坏。经常

详细解释

后患无穷

hòu huàn wú qióng

指今后的忧患是没有穷尽的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武帝纪》。一般作分句,含贬义。患:灾难、忧患;穷:尽。指今后的忧患是没有穷尽的。 复制出处:晋・陈寿

详细解释

辞顺理正

cí shùn lǐ zhèng

道理严正公允,措词简炼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志・进葛瑾传》:及吕壹诛,权又有诏切磋瑾等,语在权传。瑾辄因事以答,辞顺理正。道理严正公允,措词简炼。 复制出处: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

详细解释

一夫之勇

yī fū zhī yǒng

犹言匹夫之勇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荀彧传》。一般作宾语,指个人的勇气。犹言匹夫之勇。 复制出处: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荀彧传》:“颜良、文丑,一夫之

详细解释

迷而知反

mí ér zhī fǎn

迷路后知道回来。比喻有了过失能够改正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袁术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指知错就该。迷路后知道回来。比喻有了过失能够改正。 复制出处:晋

详细解释

临危不顾

lín wēi bù gù

遇到危难的时候,一点也不怕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陈留王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指十分英勇。临:遇到;危:危险。遇到危难的时候,一点也不怕。 复

详细解释

百里才

bǎi lǐ cái

指能治理方圆百里地区的人才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志・庞统传》。一般作宾语,称才能平常的人。百里:方圆百里之地;才:才能。指能治理方圆百里地区的人才。 复制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

详细解释

东家丘

dōng jiā qiū

孔子的西邻不知孔子的学问,称孔子为“东家丘”。指对人缺乏认识,缺乏了解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邴原传》。裴松之注引《邴原别传》:“君乃舍之,蹑屣千里,所谓以郑为东家丘者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回筹转策

huí chóu zhuǎn cè

运筹决策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志・诸葛恪传》。裴松之注引三国・魏・管辰《诸葛恪别传》:“[孙权]又问:‘卿何如滕胤?’恪答曰:‘登阶蹑履,臣不如胤,回筹转

详细解释

熊虎之士

xióng hǔ zhī shì

指勇猛之士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杜畿传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,用于书面语。熊虎:猛兽。指勇猛之士。 复制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杜畿传》:“方今二贼

详细解释

撼天震地

hàn tiān zhèn dì

震动了天地。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文帝纪》裴松之注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。撼:摇动;震:震动。震动了天地。形容

详细解释

甘言厚礼

gān yán hòu lǐ

甜美的言辞,厚重的礼品。亦作“甘言厚币”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公孙度传》。裴松之注引《魏略》:“臣前遣校尉宿舒、郎中令孙综,甘言厚礼,以诱吴贼。”一般作

详细解释

湖海之士

hú hǎi zhī shì

旧时形容气慨豪放之人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张邈传》:陈元龙湖海之士,豪气不除。旧时形容气慨豪放之人。 复制出处: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张邈传》:陈元龙湖海之士,豪气不除。

详细解释

面从后言

miàn cóng hòu yán

当面顺从,背后乱说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志・蒋婉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人表里不一。从:听从,顺从。当面顺从,背后乱说。 复制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

详细解释

黄旗紫盖

huáng qí zǐ gài

天空中出现状如黄旗紫盖的云气。旧为皇帝出世的征兆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志・孙皓传》。裴松之注引《江表传》:“黄旗紫病见于东南,终有天下者,荆、杨之君乎?”

详细解释

息鼓偃旗

xī gǔ yǎn qí

放倒旗子,停止敲鼓。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,不让敌人觉察。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书・赵云传》裴松之注引《赵云别传》:云入营,更大开门,偃旗息鼓,公军疑云有伏兵,

详细解释

恭默守静

gōng mò shǒu jìng

恭恭敬敬地沉默,不讲话,保持肃静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书・刘巴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人的神态。默:沉默;守:遵守,保持。恭恭敬敬地沉默,不讲话,保

详细解释

求田问舍

qiú tián wèn shě

多方购买田地,到处问询屋介。指只知道置产业,谋求个人私利。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陈登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含贬义。舍:房子。多

详细解释

搜章摘句

sōu zhāng zhāi jù

指抄袭他人文章的词句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书・孙权传》。裴松之注引《吴书》:“虽有余闲,博览书传历史,藉采奇异,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。”一般作谓语、

详细解释

肘腋之变

zhǒu yè zhī biàn

形容产生于身旁的祸患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志・法正传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,用于书面语。肘腋:胳膊肘儿和夹肢窝,比喻极接近的地方。形容产生于身旁的祸患。 复制

详细解释

满身是胆

mǎn shēn shì dǎn

形容胆量大,无所畏惧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书・赵云传》裴松之注引《赵云别传》:先主明旦自来,至云营围视昨战处。曰:‘子龙一身都是胆也!’形容胆量大,无所畏惧。 复制出处:西晋・陈

详细解释

目语心计

mù yǔ xīn jì

用眼睛示意,在心里盘算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志・周鲂传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人的神态。语:谈话;计:计算。用眼睛示意,在心里盘算。 复制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志

详细解释

斗量车载

dǒu liáng chē zài

用车载,用斗量。形容数量很多,不足为奇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志・孙权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形容数量很多。载:装载。用车载,用斗量。形容数量很多,不足为

详细解释

假手于人

jiǎ shǒu yú rén

借助别人的手来达到自己的目的。指凭借别人的力量办事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庞淯传》裴松之注引皇甫谧《烈女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贬义。假:借。借助别人的

详细解释

上楼去梯

shàng lóu qù tī

比喻进行极其秘密的谋划。也比喻诱人上当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志・诸葛亮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过河拆桥。比喻进行极其秘密的谋划。也比喻诱人上当。 复

详细解释

深自砥砺

shēn zì dǐ lì

自己刻苦地磨练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贾诩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砥砺:磨刀石,磨练。自己刻苦地磨练。 复制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贾诩传

详细解释

临难不顾

lín nàn bù gù

遇到危难的时候,并不顾惜自己。形容没有私心,十分英勇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齐王房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指十分英勇。临:遇到;难:危难;顾:顾惜。遇

详细解释

睚眦之恨

yá zì zhī hèn

别人瞪眼这样小的怨恨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胡质传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,用于书面语。睚:眼眶;眦:眼角;睚眦:生气瞪眼。别人瞪眼这样小的怨恨。 复制出处:晋

详细解释

尸鸠之仁

shī jiū zhī rén

布谷鸟哺育群雏能平均如一。比喻君主能公平对待臣民的仁爱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任城威王彰传》。一般作宾语,多用于比喻句。尸鸠:布谷鸟;仁:仁爱。布谷鸟哺育

详细解释

甘冒虎口

gān mào hǔ kǒu

谓甘愿冒着生命危险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袁绍传》“吾不用田丰言,果为所笑”裴松之注引晋・孙盛曰。一般作谓语、状语,用于处事。谓甘愿冒着生命危险。 复

详细解释

遭遇际会

zāo yù jì huì

犹言逢遇时机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书・文帝纪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。犹言逢遇时机。 复制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书・文帝纪》:“今吾德至薄也,人至鄙

详细解释

齐整如一

qí zhěng rú yī

非常整齐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郑浑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用于秩序等。非常整齐。 复制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郑浑传》:“入魏郡界,村落齐整如

详细解释

鸟惊兽骇

niǎo jīng shòu hài

形容成群的人象受尽的鸟兽一样逃散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志・谯周传》:当秦罢候置守之后,民疲秦役,天下土崩;或岁改主,或月易公,鸟惊兽骇,莫知所从,于是豪强并争,虎裂狼分,疾搏

详细解释